为加强新聘仲裁员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仲裁员的业务水平和职业素养,提升仲裁案件审理质效及仲裁公信力,2月20-21日,十堰仲裁委举办了第六届仲裁员首期培训班。十堰仲裁委驻会副主任、秘书处党支部书记黄晓滨参加培训并讲话。培训会由十堰仲裁委秘书处副秘书长田琴主持。
此次培训采用线下、线上同步进行。有110余名仲裁员在现场培训,有360余名外市仲裁员观看直播同步线上培训。与此同时,十堰市律师协会组织了100余名律师在十堰主会场参加培训。
黄晓滨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十堰仲裁事业取得跨越式发展,案件数量稳步增长,仲裁服务质效不断提升,仲裁员队伍不断壮大,成绩的取得来自于社会各界的支持,更离不开仲裁员的专业能力和辛勤付出。他指出,加强仲裁员队伍建设,不断提升仲裁员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平,是十堰仲裁事业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对于本次培训,黄晓滨提出五点希望:一是希望各位仲裁员坚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仲裁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增强仲裁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希望新一届481名仲裁员通过学习培训,深入理解商事仲裁内涵和精神实质,提高对金融、建设工程、公司类纠纷处理技能。三是希望广大仲裁从业人员坚持“公正、专业、亲和、高效、廉洁”的原则,熟练掌握仲裁程序的操作和实践,为当事人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仲裁服务。四是希望仲裁员履职中坚持廉洁办案,敬畏党纪国法,恪守法律良知,秉持职业操守,珍惜职业荣誉,公平公正审理每一起仲裁案件。五是希望与会人员利用本次培训时机,加强彼此沟通交流,共同探讨十堰仲裁事业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将所学所得转化为推动十堰仲裁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
专家讲师授课前,在领誓人的带领下,全体参会仲裁员集体诵读了《中国仲裁公正宣言》。大家神情庄重、字字铿锵地作出宣誓,彰显了守护仲裁公正的决心。
本次培训邀请了武汉仲裁委员会(武汉国际仲裁中心)副主任、武汉仲裁委办二级巡视员李登华,君泽君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陶修明,武汉仲裁委办副主任、贸仲、北京、上海仲裁委仲裁员李芊,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二级研究员、教授、中国法学会商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周友苏等实务专家学者,分别就仲裁公信力建设与仲裁管理实务、公司法前沿实务、建设工程仲裁实务及金融仲裁理论与实务等方面进行了专题授课。
2月20日上午,李登华围绕《仲裁公信力建设与仲裁管理实务》主题,结合自身从事仲裁工作28年实践,从理念到规则、从静态到动态、从当下到未来这三个维度阐述仲裁理念、仲裁规则、仲裁机构的自我监督与外部监督制度是如何影响、反映仲裁公信力,并对仲裁公信力建设展望提出个人独到见解。
2月20日下午,陶修明讲授了《金融投资争议的裁判处理》。他从投融资违约事件爆发式增长的市场现状出发,具体剖析了该现象背后的多层因素及其给裁判工作带来的巨大挑战。并结合金融监管政策和丰富真实地案例,深入介绍了新型复杂金融案件的裁判思路,为参训仲裁员及律师剖析了金融案件审理中若干疑难问题。
2月21日上午,李芊以“建设工程合同纠纷仲裁实务”为主题,围绕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成立和生效、施工合同的组成文件、黑白合同的认定和效力、施工合同当事人的界定、工程的签证变更索赔、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背靠背条款的适用、工期延误的索赔等多个专业问题与参会人员进行深入交流,讲授内容通俗易懂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性。
2月21日下午,周友苏以《新<公司法>适用中的若干要点与难点解析》为主题,从新《公司法》制度创新要点为切入点,对“民商合一”体例下新《公司法》在司法应用实践中的准确适用问题做出了指引性解答,并重点分析讲解了股权和债权作为出资适用问题、出资瑕疵责任适用问题、限制提供财务资助规则适用问题、董事勤勉义务适用问题等。
为期2天的培训,4位专家授课精彩纷呈,主题实务性强,重点突出。参加培训的仲裁员纷纷表示,此次培训课程内容对仲裁案件审理有很强的指导作用,为仲裁员更好地尽职履责打下良好基础。十堰仲裁委将以此次培训为新起点,进一步强化仲裁服务意识,提升仲裁案件办理水平,为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贡献仲裁力量。
编辑:钱洪娥
初审:刘汉平
终审:黄晓滨